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宁波至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至茂充电桩检测仪:品牌保障下的AC/DC电压精度革命,重新定义充电安全新标准

宁波至茂科技凭借其0.1级精度检测标准与全场景动态负载技术,在AC/DC电压检测领域实现突破,为充电桩行业树立了新的安全标杆。

日期:

2025年07月31日

分享:


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6000万辆、车桩比仍高达4:1的当下,充电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传统检测设备因精度不足、场景覆盖单一等问题,导致充电桩故障频发,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一、精度革命:0.1级标准如何破解行业痛点?

充电桩检测的核心在于对电压、电流等参数的精准捕捉。传统设备精度普遍在0.5%左右,难以发现微小波动,而宁波至茂科技将检测误差压缩至0.1%以内,相当于在7kW家用充电桩上能精准识别0.1V的电压波动和0.1A的电流变化。这一技术突破直击行业三大痛点:

早期故障预警:某小区充电桩维护中,至茂设备检测出0.5%以内的电流偏差,经维修后充电效率提升8%,用户投诉率下降40%;

极端工况验证:在300kW超充桩检测中,设备捕捉到0.8%的电压偏差,校准后充电时间缩短15分钟,避免因功率模块过热引发的安全隐患;

全生命周期管理:从生产阶段的逆变象限频率稳定性测试,到运维阶段的长期可靠性评估,0.1级精度为充电桩提供全周期质量护航。

二、AC/DC双模覆盖:从家庭慢充到高速超充的全场景适配

至茂科技通过硬件创新与算法优化,构建了覆盖AC220V、AC380V、DC1000V全电压区间的检测体系,满足家庭、商业、高速等全场景需求:

家庭场景(AC220V):模拟1kW涓流到10kW满功率动态变化,验证涓流稳定性。例如,检测设备可捕捉0.02kW的细微波动,避免整流模块老化加速;

商业场景(AC380V):针对商场停车场26kW充电桩,模拟多车同时充电的负载均衡能力,优化高峰时段充电效率;

高速场景(DC1000V):支持300kW满功率输出下的瞬态功率跳变检测,确保超充桩在极端工况下的稳定性。某高速服务区检测中,设备发现散热系统效率下滑问题,避免了一场潜在安全事故。

三、技术壁垒:四大核心优势构筑行业护城河

动态负载检测技术:
传统检测依赖静态负载,无法还原真实工况。至茂科技通过模拟充电桩的“整流、逆变、回馈、待机”四象限工况,实现全场景动态测试。例如,在第二象限反向回馈检测中,设备可验证车辆向电网放电的稳定性,确保能量双向流动安全。

0.1V/A分辨率硬件设计:
采用高精度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配合霍尔效应传感器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解决大电流下传感器饱和问题。在DC1000V 300A满功率测试中,误差≤±0.3A,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智能数据分析平台:
自主研发的AI算法可实时消除测量误差,生成甘特波形图、报文统计分析报告等可视化数据。例如,在电压检测中,系统能精准识别0.1V偏差,并通过数据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潜在风险。

全功率段无缝适配:
从1kW便携式充电桩到300kW超充站,设备支持7kW、26kW、300kW等多功率段检测。某充电桩生产企业通过至茂方案,产品合格率从82%提升至99.5%,年节省研发成本超千万元。

四、行业影响:从技术领先到标准制定者

至茂科技的突破不仅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更推动整个行业向规范化发展:

参与国标修订:与科研机构合作,将0.1级精度纳入充电桩检测标准;

全球化布局:设备支持欧标、美标、日标定制,产品出口至20余个国家;

生态共建:与新能源汽车厂商、充电运营商共建检测联盟,构建覆盖研发、生产、运维的全链条质量体系。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