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茂科技:220V/380V/1000V 全适配,精准检测赋能多元充电桩场景
宁波至茂科技的 220V/380V/1000V 全电压检测方案,以“全场景适配、高精度检测、全方位安全” 的核心优势,为充电桩质量管控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狂奔的浪潮中,充电桩作为能源补给的核心节点,正朝着多元化、高功率化方向迅猛发展。从家用车库的慢充桩到商业园区的快充站,从城市公交枢纽的专用充电桩到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超充设施,不同场景对充电桩的电压需求呈现出显著差异 ——220V 家用常规电压、380V 商用工业电压、1000V 高压快充电压,共同构成了复杂的充电桩电压生态。
然而,电压规格的多样化也给充电桩的性能检测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确保不同电压等级的充电桩在安全、效率、兼容性等方面均达到行业标准。宁波至茂科技凭借多年深耕电力电子检测领域的技术积淀,重磅推出覆盖 220V/380V/1000V 全电压范围的充电桩精准检测方案,以“全场景适配、高精度检测” 为核心,为新能源充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多元场景呼唤全电压检测方案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催生了多样化的充电需求,而不同的使用场景对充电桩电压的要求截然不同。
家用场景中,220V 单相电压仍是主流选择。居民小区的壁挂式充电桩、私人车库的便携式充电机,均依赖稳定的220V 电压为车辆提供慢充服务。这类充电桩虽然功率较低(通常在7kW 以下),但直接关系到用户的日常出行体验,其电压稳定性、漏电保护性能等指标的检测至关重要。
商用与工业场景则更青睐 380V 三相电压。商场停车场的公共充电桩、物流园区的电动货车充电站、企业园区的通勤车充电区,普遍采用380V 电压以实现更高功率的充电(10kW-60kW)。此类场景下,充电桩需应对多车同时充电的复杂工况,电压波动、三相不平衡等问题可能直接影响充电效率与设备寿命,对检测方案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高压快充技术的突破,1000V 及以上高压充电桩正成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市快充站的“新宠”。这类充电桩能在15-30 分钟内为车辆补充80% 以上的电量,但其高电压特性也潜藏着更大的安全风险—— 绝缘击穿、电弧放电等隐患可能引发严重事故。因此,1000V 高压充电桩的检测不仅需要高精度的电压、电流测量能力,更需具备严苛的安全防护测试功能。
当前,市场上多数检测设备仅能覆盖单一或两种电压等级,难以满足多元化场景的检测需求。充电桩生产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往往需要采购多套设备,不仅增加了成本投入,还因设备操作逻辑不同而降低了检测效率。宁波至茂科技的 220V/380V/1000V 全电压检测方案,正是为破解这一行业痛点而生。
二、至茂科技:电力检测领域的技术领航者
宁波至茂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电力电子检测设备的研发与创新,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检测、光伏逆变器测试、储能系统验证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公司拥有一支由 50 余名资深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其中博士学历占比达15%,核心技术人员均具备10 年以上行业经验,先后主导或参与了12 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
依托占地 20000 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和CNAS 认证实验室,至茂科技实现了从核心传感器到整机系统的全链条自主研发。
在充电桩检测领域,至茂科技始终以“技术适配场景” 为导向。早在2018 年,公司便推出了针对380V 商用充电桩的检测方案;2021 年,随着高压快充技术兴起,率先研发出1000V 高压检测系统;如今,整合220V/380V/1000V 全电压范围的一体化检测方案,更是公司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与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
三、全电压检测方案:三大核心优势铸就行业标杆
(一)220V/380V/1000V 无缝切换,适配全场景需求
宁波至茂科技的检测方案采用模块化电压调节设计,通过智能切换开关与自适应电路,可在 220V 单相、380V 三相、1000V 高压之间实现毫秒级切换,无需更换检测模块或重新校准,真正做到“一台设备覆盖全场景”。
针对 220V 家用充电桩,方案可模拟家庭电网的电压波动(±10% 额定电压)、谐波干扰(3 次、5 次、7 次谐波叠加)等工况,精准测试充电桩的启动性能、负载调整率、断电恢复能力等指标。例如,在电压跌落测试中,系统可在0.1 秒内将电压从220V 降至187V(-15%),并记录充电桩的响应时间与保护动作,确保其在极端电网环境下的安全性。
对于 380V 商用充电桩,方案重点检测三相电压不平衡度(≤2%)、功率因数(≥0.95)、动态负载适应能力等参数。通过内置的三相独立负载模块,可模拟1-10 台车辆同时充电时的负载变化,测试充电桩的均流特性与电流分配精度,避免因三相负载不均导致的设备过热问题。
面对 1000V 高压充电桩,方案采用双重绝缘设计与光电隔离技术,确保检测过程的安全性。系统可精准输出0-1200V 连续可调电压,测试充电桩在不同高压段的绝缘电阻(≥1000MΩ)、耐电压强度(2500VAC/1min 无击穿)、高压联锁功能等关键指标。在高压断电测试中,方案能模拟充电桩紧急停机时的电压跌落曲线,验证其在10ms 内切断高压输出的可靠性。
(二)微米级检测精度,数据可信度行业领先
精准是检测方案的生命线。至茂科技的全电压检测方案融合了高精度霍尔传感器(精度等级 0.05 级)、16 位高速AD 转换器(采样率1MHz)与自研的数字滤波算法,实现了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微米级测量。
在电压检测方面,220V 量程下的测量误差≤±0.02V,380V 量程下≤±0.05V,1000V 量程下≤±0.1V,远高于行业普遍的 ±0.1% FS 精度标准。电流检测精度同样表现卓越,在0-50A 量程内误差≤±0.01A,可精准捕捉充电桩在快充启动瞬间的冲击电流(通常为额定电流的3-5 倍)。
功率测量采用双通道同步采集技术,有功功率测量误差≤±0.05%,无功功率≤±0.1%,为充电桩的能效等级评估提供权威数据支撑。以一台60kW 380V 充电桩为例,方案可精确测量其在不同负载下的效率曲线(20% 负载≥92%,50% 负载≥94%,100% 负载≥93%),帮助企业优化电路设计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三)智能化检测流程,效率提升 50% 以上
方案搭载自主研发的 “至茂检测云平台”,实现了检测流程的全自动化与数据的智能化管理。操作人员通过10.1 英寸触控屏或远程PC 端,可一键调用预设的检测模板(如GB/T 18487.1-2015、IEC 61851-1:2017 等标准),系统自动完成参数配置、工况模拟、数据采集、报告生成等全流程操作。
在批量检测场景中,方案支持 8 个工位并行测试,通过工业以太网实现数据同步传输,单台设备日均检测量可达50 台(单台检测时间≤30 分钟),较传统设备提升50% 以上。检测报告采用PDF/Excel 双格式输出,包含原始数据曲线、标准限值对比、不合格项标注等内容,并支持区块链存证,确保数据不可篡改。
针对研发型客户,方案提供开放式编程接口(API),可与客户的CAD 设计软件、MATLAB 仿真平台对接,实现“设计- 仿真- 检测” 的闭环验证。例如,工程师在设计1000V 高压充电桩时,可将仿真模型中的电压波形导入检测系统,验证实际产品与理论设计的偏差,加速研发迭代。
四、安全检测体系:构建全维度防护网
充电桩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生命财产安全,至茂科技的检测方案从电气安全、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三个维度构建了全方位的检测体系。
电气安全检测涵盖绝缘电阻测试(500V/1000V/2500V 可调测试电压)、接地电阻测试(≤0.1Ω)、漏电流测试(≤30mA)等项目。方案采用四线制测量法消除导线电阻影响,确保接地电阻测量精度达到±1%。在漏电流测试中,系统可区分对地漏电流、外壳漏电流、接触电流,精准定位漏电隐患。
功能安全检测聚焦于充电桩的保护机制,包括过压保护(110%-130% 额定电压)、过流保护(120%-150% 额定电流)、短路保护(≤5 倍额定电流)、过温保护(85℃-105℃)等。通过模拟各种故障工况,测试保护装置的动作阈值、响应时间(≤10ms)与复位性能,确保其在异常情况下能快速切断能源供应。
针对 1000V 高压充电桩,方案特别增加了高压安全检测模块,包括高压互锁回路测试(断路电阻≥1kΩ)、绝缘监测功能测试(绝缘值低于500Ω/V 时报警)、急停按钮响应测试(≤50ms)等,全面符合ISO 6469-3《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 部分:人员触电防护》标准。
信息安全检测则针对充电桩的通讯接口(CAN、4G/5G、WiFi),通过模拟恶意报文注入、密码破解、中间人攻击等场景,测试其数据加密能力、身份认证机制与异常通讯处理能力,防止充电桩被非法控制或数据泄露。
五、行业应用:全产业链赋能,助力质量升级
宁波至茂科技的全电压检测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充电产业的各个环节,为不同类型的客户创造显著价值。
充电桩生产企业借助该方案实现了 “一站式检测”—— 从研发阶段的原型机测试到量产阶段的出厂检验,无需更换设备即可完成220V/380V/1000V 全系列产品的检测,研发周期缩短30%,出厂合格率提升至99.5% 以上。某头部充电桩企业引入该方案后,其产品因质量稳定性提升,市场占有率较去年增长15%。
第三方检测机构利用方案的高精度与权威性,为客户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检测报告,助力产品通过 CCC 认证、CE 认证、UL 认证等市场准入门槛。方案内置的标准数据库涵盖GB、IEC、ISO、SAE 等200 余项国际国内标准,可自动生成符合要求的检测记录与合规性判定。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则通过该方案进行充电桩与车辆的兼容性测试。例如,某新能源车企在新车上市前,利用方案模拟 220V 家用桩、380V 商用桩、1000V 超充桩的充电环境,测试车辆BMS(电池管理系统)与不同充电桩的通讯协议匹配度、充电策略适应性,确保用户在任何场景下都能顺利充电。
充电运营商将方案用于在用充电桩的定期巡检与维护。通过便携式检测终端(与主设备数据互通),可快速检测充电桩的电压输出精度、保护功能有效性等,及时发现老化设备与潜在隐患,将故障率降低 60% 以上,显著提升用户充电体验。
六、定制化服务与售后保障:全程无忧的合作体验
宁波至茂科技深知不同客户的需求存在差异,为此提供灵活的定制化服务。针对特殊场景的充电桩(如防爆充电桩、车载充电机),可定制专用检测模块;针对大型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线,方案可与 MES 系统对接,实现检测数据的自动上传与生产流程的智能管控;针对科研机构,可开放高级编程接口,支持自定义检测流程与算法开发。
在售后保障方面,公司承诺 “1 小时响应、24 小时到场、48 小时解决” 的服务标准。设备交付后提供免费安装调试与操作培训(理论+ 实操),确保客户人员熟练掌握设备使用。保修期长达2 年,覆盖所有核心部件(传感器、控制器、负载模块等),保修期外提供终身维护与备件供应。
此外,公司还建立了 “检测技术共享平台”,定期为客户提供标准更新、检测方法培训、行业案例分享等增值服务,帮助客户持续提升检测能力。
七、结语:与至茂同行,共筑新能源安全未来
新能源充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精准检测技术的支撑,宁波至茂科技的 220V/380V/1000V 全电压检测方案,以“全场景适配、高精度检测、全方位安全” 的核心优势,为充电桩质量管控提供了可靠保障。
从家用慢充到高压快充,从单一场景到多元生态,至茂科技始终以技术创新响应行业需求,以精准检测守护充电安全。选择至茂科技,不仅是选择了一套先进的检测设备,更是选择了一位懂技术、重服务、共成长的合作伙伴。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驶向未来的征程中,宁波至茂科技将继续深耕检测技术,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携手共进,以精准检测赋能质量升级,为构建安全、高效、便捷的新能源充电网络贡献力量,共同谱写绿色出行的新篇章。
更多新闻